妊娠期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发布于 2025/07/07 12:19
发布于 2025/07/07 12:19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胰岛素抵抗、饮食结构不合理、体重增长过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控制。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病概率较高。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有关,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建议此类孕妇在孕早期进行糖耐量筛查,日常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
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等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妊娠中晚期胰岛素需求增加。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多饮多尿症状,可通过分餐制、餐后散步帮助稳定血糖。必要时需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控制血糖。
孕期脂肪堆积和炎症因子增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这种情况多见于孕前超重孕妇。典型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建议采用糖尿病饮食并配合孕妇瑜伽改善。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二甲双胍肠溶片或阿卡波糖片。
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会加重胰腺负担。妊娠期过量进食水果、糕点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常见症状为反复饥饿感。营养师推荐每日主食控制在200-250克,搭配清炒西蓝花、凉拌黄瓜等高纤维蔬菜。
孕中期每周增重超过500克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这种情况多伴随腰围增长过快,建议通过游泳、孕妇操等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增速。产检时需重点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使用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三餐两点进食模式,选择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作为主食,避免果汁等液态糖分摄入。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步行,自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记录。定期进行胎儿超声和脐血流监测,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出现视力模糊或严重口渴时应立即就医。
上一篇 : 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下一篇 : 糖尿病怀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