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25 07:26
发布于 2025/07/25 07:26
蜂窝织炎主要由细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血液循环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及特殊病原体侵袭等原因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蜂窝织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这些细菌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释放毒素和酶类物质导致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发红、肿胀伴明显压痛,严重时伴随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皮肤裂伤、烧伤、昆虫叮咬或足癣等疾病造成的表皮完整性破坏,为细菌入侵提供通道。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导致皮肤感觉减退,更易因微小创伤未及时处理而继发感染。此类患者需加强创面消毒护理,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下肢静脉曲张、淋巴水肿等疾病会减缓局部组织液回流,降低免疫细胞和抗生素的输送效率。淤积的组织液成为细菌培养基,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小腿蜂窝织炎。治疗需结合弹力袜压迫治疗,并配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控制感染。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或放化疗患者,其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吞噬功能受损,难以有效清除入侵病原体。这类患者蜂窝织炎易扩散为坏死性筋膜炎,需住院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并监测生命体征。
海水或淡水接触史者可能感染创伤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亲水性病原体。这类病原体产生的溶血素和蛋白酶会加速组织坏死,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紫癜性水疱。需紧急清创并联合多西环素肠溶胶囊和头孢曲松钠注射剂治疗。
预防蜂窝织炎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处理各类皮肤破损。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淋巴水肿患者需规律穿戴压力衣。出现皮肤发红扩散、疼痛加剧或发热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感染恶化。恢复期应避免抓挠患处,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
上一篇 : 口腔右侧长了个肉疙瘩怎么回事
下一篇 : 落叶型天疱疮痒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