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热惊厥史以后发烧怎么护理

发布于 2025/08/06 05:05

有高热惊厥史的儿童发烧时需采取物理退热、药物干预、环境调整、密切观察和预防复发等措施护理。高热惊厥通常由体温骤升诱发,表现为突发性全身抽搐,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

1、物理退热

家长需用温水擦拭儿童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刺激。可重复进行擦拭帮助散热,同时将退热贴敷于额头辅助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可能引发寒战加重体温上升。物理降温需每15分钟监测一次,体温降至38℃以下可减少频次。

2、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8.5℃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给药后30分钟需复测体温,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既往有惊厥发作的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地西泮栓剂。

3、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温度20-24℃并维持50%-60%湿度,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移除儿童周围尖锐物品,发作时将其侧卧防止误吸,松解衣领保证呼吸通畅。护理期间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可播放轻柔音乐帮助放松。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4、密切观察

家长需记录发热时间、最高温度及伴随症状如呕吐、嗜睡等。惊厥发作时计时并观察抽搐形式,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是否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每1-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过快时增加监测频次。

5、预防复发

日常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发热初期及时干预控制体温上升速度,家中常备退热药物和急救联系方式。定期儿科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脑电图检查。

护理期间保证每日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80毫升,可适量饮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发热期间减少剧烈活动,恢复期逐步增加运动量。家长需学习惊厥急救措施,保持镇定并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建议制作发热护理记录本,详细记载每次发热情况及处理方式供医生参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