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
发布于 2025/08/16 12:14
发布于 2025/08/16 12:14
脑卒中可通过识别典型症状和评估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判断。脑卒中的典型症状主要有突发面部歪斜、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吸烟等。
突发面部歪斜表现为一侧嘴角下垂或无法正常做表情动作,可能伴随流涎。单侧肢体无力常见于手臂或腿部突然失去力量,无法抬起或持物。言语不清包括说话含糊、词不达意或理解困难。视力模糊多为单眼或双眼突然视物不清或视野缺损。剧烈头痛常为突发炸裂样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硬化和微动脉瘤形成概率。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时脑血管意外风险显著上升。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建议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监控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或阿卡波糖片,配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促进动脉壁脂质沉积,形成易破裂的不稳定斑块。总胆固醇超过5.2毫摩尔/升时需干预。治疗可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或瑞舒伐他汀钙片,同时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增加深海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心脏不规则收缩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可能阻塞脑动脉。房颤患者需进行CHADS2评分评估抗凝必要性,常用利伐沙班片或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预防脑卒中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等。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房颤患者需遵医嘱坚持抗凝治疗。出现疑似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黄金3小时内获得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家属需学习FAST评估法面部、手臂、言语、时间以便快速识别卒中征兆。
上一篇 : 如何判断自己食物中毒
下一篇 : 喝水少血液会粘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