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8/25 07:10
发布于 2025/08/25 07:10
心源性休克主要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脏压塞、终末期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导致。这些疾病可能引发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全身器官灌注不足。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大面积缺血坏死,是心源性休克最常见原因。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可能伴随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冷汗、恶心呕吐。需紧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注射用阿替普酶、硝酸甘油注射液等。
室性心动过速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可能造成心输出量骤减。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需立即电复律或安装临时起搏器,可选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弥漫性损伤可能导致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常见发热后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免疫调节,配合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心包积液快速积聚使心脏舒张受限,可能由肿瘤、尿毒症或细菌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颈静脉怒张、奇脉,需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晚期出现不可逆心功能衰竭,可能伴随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肝淤血。除规范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外,需评估心脏移植指征。
预防心源性休克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突发胸痛持续不缓解时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避免自行服药或活动。康复期应遵医嘱逐步进行有氧训练,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心脏功能恢复。
上一篇 : 冠心病心绞痛和心梗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 : 早搏二万多次能自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