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和跟腱炎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5/08/29 06:59
发布于 2025/08/29 06:59
足底筋膜炎和跟腱炎是两种不同的足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和症状表现。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的无菌性炎症,跟腱炎则是跟腱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足底筋膜炎的病变集中在足底筋膜,这是连接脚跟与脚趾的厚带状组织。跟腱炎发生在小腿三头肌与跟骨相连的肌腱部位,属于人体最粗大的肌腱结构。两者解剖位置不同决定了症状分布的差异。
足底筋膜炎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剧痛,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复发,疼痛集中于足跟内侧。跟腱炎疼痛位于脚跟后方,表现为运动后加重的钝痛或灼烧感,可能伴随局部肿胀和僵硬。
足底筋膜炎常见于扁平足、高弓足或长期站立人群。跟腱炎多因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穿着不合适的运动鞋导致。两者都与过度使用有关,但具体诱因存在差异。
足底筋膜炎患者在足跟内侧按压时有明显痛点,可能伴随足弓牵拉痛。跟腱炎患者会出现跟腱增粗、局部皮温升高,单腿提踵测试时疼痛加剧。
足底筋膜炎超声检查可见筋膜增厚,严重者X线显示跟骨骨刺。跟腱炎超声可见肌腱纤维紊乱,MRI能清晰显示肌腱变性程度,部分病例可见钙化灶。
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选择带有足弓支撑的鞋子,运动前做好热身拉伸。急性期可进行冰敷缓解疼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行走困难时应及时就医,通过物理治疗、体外冲击波或局部注射等专业干预改善病情。日常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和跟腱牵拉训练,但需注意控制运动强度。
上一篇 : 膝盘状软骨需要与哪些情况进行鉴别
下一篇 : lasek手术和飞秒手术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