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如何才能控制住
发布于 2025/08/31 08:00
发布于 2025/08/31 08:00
慢性肾衰竭可通过控制饮食、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透析治疗等方式控制。慢性肾衰竭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同时要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水分摄入需根据尿量调整,出现水肿时要严格限水。
可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海昆肾喜胶囊等中成药改善肾功能。针对并发症可使用碳酸钙D3片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严格控制血压可选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
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维持在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mmol/L。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用药。血压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每1-3个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肾脏超声检查评估肾脏形态。出现恶心呕吐、水肿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进行透析治疗,可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2-3次,腹膜透析可在家中进行。透析可替代部分肾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都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调整治疗方案。
上一篇 :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能活多久
下一篇 : 幼儿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