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发布于 2025/09/08 16:49

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兼具膜稳定作用和延长有效不应期的作用。

1、奎尼丁

奎尼丁是金鸡纳树皮提取物,适用于房颤、房扑的复律及预防复发。其通过阻滞钠通道和延迟整流钾通道发挥作用,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电图和血药浓度,禁用于严重窦房结病变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2、普鲁卡因胺

普鲁卡因胺为局麻药衍生物,对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具有Ⅲ类抗心律失常特性,长期使用可能诱发狼疮样综合征。静脉给药时需警惕低血压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丙吡胺

丙吡胺具有显著负性肌力作用,适用于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其抗胆碱能效应可能导致口干、尿潴留等不良反应,青光眼和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左心室功能,避免与其他延长QT间期药物联用。

4、阿义马林

阿义马林作为静脉用IA类药物,能有效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效快但半衰期短,可能引起室内传导阻滞。禁用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时应配备除颤设备。

5、吡美诺

吡美诺是新型IA类药物,对房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其代谢不受肝药酶影响,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和头晕,肝功能异常者需减量使用。

使用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和肝肾功能。避免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联用,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摄入,控制基础心脏病病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用药方案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根据具体心律失常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