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腺样体肥大的判断
发布于 2025/09/27 16:16
发布于 2025/09/27 16:16
幼儿腺样体肥大通常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有关。判断需结合症状评估、鼻咽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建议家长及时带幼儿就医明确诊断。
家长可通过日常表现初步判断。持续性鼻塞是典型症状,幼儿常因鼻腔通气不畅改用口呼吸,夜间可能出现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如上唇短厚、牙齿排列不齐。部分患儿伴随反复中耳炎或听力下降,因腺样体阻塞咽鼓管引起。
医生会通过前鼻镜观察鼻腔通畅度,使用压舌板检查口咽部。间接鼻咽镜可直观看到腺样体增生程度,但幼儿配合度较差。触诊颈部淋巴结可能发现肿大,多因慢性炎症刺激导致。部分患儿伴有扁桃体肥大,需综合评估上气道阻塞情况。
鼻咽部侧位X线片能显示腺样体占位情况,测量腺样体与鼻咽腔比例超过0.7提示明显肥大。鼻内镜检查是金标准,可动态观察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程度及咽鼓管开口受压状况。CT或MRI适用于复杂病例,能三维重建气道结构。
多导睡眠图适用于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儿,记录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参数。轻度表现为AHI指数5-10次/小时,伴随间歇性血氧下降。中重度患儿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影响生长发育。
需排除鼻腔异物、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等机械性阻塞疾病。过敏性鼻炎患儿也有鼻塞症状,但腺样体体积正常。罕见情况如鼻咽部肿瘤,需通过活检确诊。血液检查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EB病毒感染等特殊病因。
确诊腺样体肥大后,轻度患儿可通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控制症状。中重度或伴随并发症者可能需要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咳嗽。日常注意预防感冒,减少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定期复查听力及颌面发育情况。肥胖患儿建议控制体重,睡眠时侧卧有助于减轻气道阻塞。
上一篇 : 母乳性黄疸会入脑吗
下一篇 : 如果是母乳性黄疸还可以吃母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