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洞后牙疼可能与牙齿敏感、充填材料刺激、继发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镇痛、根管治疗等方式缓解。
1、牙齿敏感
补牙过程中需磨除龋坏组织,可能导致牙本质暴露引发短暂敏感。表现为遇冷热刺激时短暂锐痛,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建议使用抗敏感牙膏刷牙,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若持续不缓解需复查充填体是否密合。
2、充填材料刺激
树脂类充填材料固化时可能产生收缩应力,或材料与牙体存在微渗漏刺激牙髓。常见于深龋近髓病例,表现为咬合时钝痛。医生可能建议观察2-4周,必要时更换玻璃离子等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材料。
3、继发龋齿
充填体边缘密合不良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形成继发龋,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食物嵌塞。需彻底清除腐质后重新充填,严重者需嵌体修复。日常应加强邻面清洁,使用牙线辅助清除菌斑。
4、牙髓炎
深龋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不可逆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痛、夜间痛加剧。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配合使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洛索洛芬钠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5、根尖周炎
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区可引起咀嚼痛和叩击痛,X线显示根尖阴影。需完成根管治疗,急性期可服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顽固性病例可能需根尖切除术。
补牙后应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2-3天,选择温软食物减少刺激。保持口腔清洁但24小时内暂勿刷牙,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抑菌。若疼痛超过72小时不缓解或出现肿胀发热,应立即复诊排除其他并发症。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充填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