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整形并非适合所有人,存在口腔急性炎症、严重牙周病、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妊娠期女性、颌骨发育未完成的青少年等五类人群不建议进行牙齿整形。牙齿整形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口腔及全身状况后决定,盲目操作可能加重原有疾病或影响治疗效果。
1、口腔急性炎症
患有牙龈炎、口腔溃疡等急性炎症时,口腔黏膜存在破损或感染灶。此时进行正畸托槽粘接或种植牙手术可能引发感染扩散,导致疼痛加剧或愈合延迟。需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等控制炎症,待症状完全消退后再评估整形可行性。
2、严重牙周病
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存在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问题,正畸力可能加速牙齿脱落。需先通过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局部药物治疗,待牙周探诊深度恢复至3毫米以内,经牙周专科医生确认稳定后方可考虑部分整形项目。
3、未控制全身疾病
糖尿病血糖未达标、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风险显著增加。高血糖状态会影响伤口愈合,凝血异常可能导致术中出血不止。此类人群需先在内科规范治疗,空腹血糖至少控制在8mmol/L以下,INR值在1.5以内才可评估手术耐受性。
4、妊娠期女性
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增生,且X光检查受限影响诊断准确性。正畸过程中的疼痛刺激可能诱发宫缩,麻醉药物也存在潜在胎儿风险。建议产后6个月激素水平稳定后再进行整形,哺乳期也需避免使用四环素类等可能影响婴儿的药物。
5、颌骨发育未完成
12岁以下儿童颌骨生长中心尚未闭合,过早干预可能干扰正常发育。反颌等骨性问题需观察至青春生长高峰期男性14-16岁,女性12-14岁后,通过头颅侧位片确认生长潜力已消失90%以上,再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计划牙齿整形前应完成全景片、头颅侧位片等影像学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患者需额外评估用药史。日常需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牙线及冲牙器维护口腔卫生,避免吸烟及过量摄入染色饮料。正畸期间每3个月需专业洁治,出现托槽脱落或牙龈出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