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置管取出通常不需要手术,多数情况下可在门诊完成操作。鼓膜置管是治疗中耳积液或反复中耳炎的常见方法,置管一般会自行脱落或由医生在门诊用专用器械取出。
鼓膜置管取出过程相对简单,医生会使用耳镜观察外耳道和鼓膜情况,确认置管位置后,用显微钳或钩针轻柔夹取置管。操作前可能使用表面麻醉剂减轻不适,全程仅需数分钟,无须切开皮肤或缝合。儿童患者因配合度较低,可能需短暂镇静处理,但依然无须传统手术介入。置管取出后需保持耳道干燥1-2周,避免游泳或用力擤鼻,防止污水进入中耳腔引发感染。
极少数情况下,若置管移位至中耳腔深部或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可能需在全身麻醉下通过耳内镜辅助取出。这种情况多与置管留置时间过长或局部炎症反应有关,但发生概率极低。若术后出现持续耳痛、听力下降或耳漏等症状,需及时复查排除中耳结构损伤或感染。
鼓膜置管取出后应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愈合情况,避免用力掏耳或耳道进水。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C促进黏膜修复,如出现耳鸣、眩晕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避免孩子剧烈运动或碰撞耳部,防止未完全愈合的鼓膜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