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直肠炎可能引发肠息肉,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肠道狭窄、肛周脓肿、贫血、中毒性巨结肠和癌变风险增加。
1、肠道狭窄:
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肠壁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性狭窄。患者可能出现排便困难、腹痛腹胀等症状。轻度狭窄可通过肠镜扩张治疗,重度需手术切除狭窄段。
2、肛周脓肿:
炎症向下蔓延至肛腺引发感染,表现为肛周红肿热痛。早期可抗生素治疗,形成脓腔后需切开引流。反复发作可能发展成肛瘘。
3、贫血:
慢性失血和营养吸收障碍是主要原因。患者常见面色苍白、乏力等缺铁性贫血表现。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同时控制肠道炎症。
4、中毒性巨结肠:
重症患者结肠肌层神经丛受损,导致肠管扩张麻痹。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心动过速和腹部膨隆,需紧急住院行胃肠减压和静脉营养支持。
5、癌变风险:
持续8-10年的全结肠炎患者癌变率显著升高。建议定期肠镜监测,发现异型增生及时行预防性结肠切除术。
慢性直肠炎患者需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促进肠蠕动。监测体重变化和排便习惯,出现持续腹痛、血便或消瘦应及时复查肠镜。长期患病者每1-2年需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必要时取活检排除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