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憩室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结肠憩室病是指结肠壁出现囊袋状突出,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
1、饮食调整
高纤维饮食是结肠憩室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可增加粪便体积并软化大便,减少肠道压力。推荐食用全谷物、豆类、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每日饮水量应充足。急性发作期需暂时采用低渣饮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高纤维饮食。
2、药物治疗
对于出现炎症或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控制感染。解痉药如颠茄片可缓解肠道痉挛性疼痛,益生菌制剂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出现便秘时可短期使用缓泻剂,但需避免长期依赖。
3、内镜治疗
当憩室出血或存在较大憩室时,可考虑内镜下止血或憩室切除。内镜下止血常用方法包括电凝止血、钛夹止血等。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的憩室,内镜下可进行憩室颈部分离或引流,降低复发概率。
4、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合并穿孔或瘘管形成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结肠部分切除术、结肠造口术等。手术方式选择需根据憩室位置、并发症严重程度及患者整体状况综合评估,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结肠憩室病多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有关,可采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方剂进行调理。常用中药包括黄芪、白术、枳实等,针灸选取足三里、天枢等穴位可辅助改善肠道功能。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结肠憩室病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预防便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