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口渴及脱水倾向。该症状可能与慢性肾病、药物损伤、电解质紊乱、遗传性疾病、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
1、多尿
每日尿量超过2500毫升称为多尿,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能力下降导致。患者排尿频率显著增加,可能伴随尿频尿急。需监测24小时尿量,排查糖尿病、尿崩症等继发因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控制血糖或补充抗利尿激素。
2、夜尿增多
夜间排尿超过2次或夜尿量占全天1/3以上,与肾脏昼夜节律调节异常相关。常见于高血压肾损害或前列腺增生患者。建议睡前限制饮水,记录排尿日记。严重者需排查心力衰竭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低比重尿
尿液比重持续低于1.010提示浓缩功能障碍,常见于间质性肾炎或锂盐中毒。尿渗透压常低于300mOsm/kg,可能伴随电解质丢失。需进行禁水试验鉴别中枢性尿崩症,必要时行肾活检明确病因。
4、口渴
由于水分过度丢失引发的代偿性反应,常见于高钙血症或干燥综合征患者。需区分精神性烦渴,监测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合并多饮时需警惕尿崩症,可进行加压素试验辅助诊断。
5、脱水倾向
皮肤弹性下降、黏膜干燥等脱水表现,与尿液浓缩障碍导致水分丢失有关。严重时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意识模糊,需紧急补液治疗。长期患者应定期评估肾功能,预防急性肾损伤发生。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尿常规,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或持续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及肾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