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骨折患者是否能走路需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决定。轻微骨折在佩戴支具保护下可短距离行走,严重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时需绝对卧床。
稳定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医生评估后,可在硬质腰围保护下进行短时间站立或行走。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但需避免弯腰、扭转等动作。行走时应使用助行器分担脊柱压力,单次活动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每日总量不超过30分钟。康复期间建议配合低强度核心肌群训练,如仰卧位臀桥运动,每天2-3组,每组5-8次。
不稳定性骨折或合并椎管占位的患者须严格卧床4-8周。这类骨折可能压迫脊髓神经,强行行走会导致骨折块移位,加重神经损伤风险。卧床期间需轴向翻身,每2小时更换体位预防压疮。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需紧急手术解除压迫。术后恢复期同样需要遵医嘱逐步开展康复训练,不可过早负重。
腰椎骨折后应睡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康复期间定期复查X线或核磁共振,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任何活动计划都应在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擅自增加活动量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