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拥挤可能导致龋齿、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紊乱和咀嚼功能障碍。牙列拥挤通常由遗传因素、乳牙早失、颌骨发育不足或不良口腔习惯引起,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清洁困难、咬合异常等症状。
1、龋齿
牙列拥挤时牙齿重叠排列,容易形成清洁死角,食物残渣滞留增加细菌滋生概率。长期清洁不彻底可导致牙釉质脱矿,形成龋洞。患者可能出现冷热敏感或疼痛,需通过树脂充填或嵌体修复治疗,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并配合牙线清洁。
2、牙周病
拥挤牙齿间的菌斑堆积可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红肿出血等炎症反应。持续发展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严重时出现牙齿松动。治疗需进行超声洁治和龈下刮治,必要时采用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
3、颞下颌关节紊乱
异常咬合关系会使关节盘移位,引发关节区弹响、疼痛及张口受限。可能与单侧咀嚼习惯或牙齿错位有关,症状发作时可进行热敷缓解,严重者需佩戴咬合板或正畸治疗,避免咀嚼硬物及过度张口动作。
4、咀嚼功能障碍
牙齿错位影响咬合接触面积,降低咀嚼效率导致胃肠负担加重。部分患者伴随偏侧咀嚼引发面部不对称,早期可通过正畸调整咬合关系,严重骨性畸形可能需要正颌手术,日常应均衡使用双侧牙齿咀嚼食物。
牙列拥挤患者应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间隙刷清洁,限制高糖饮食摄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建议在替牙期开始咬合诱导,成人可选择固定矫治或隐形矫正。出现牙龈出血、关节弹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避免长期单侧咀嚼或咬硬物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