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能由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遗传因素、药物影响、胃肠吸收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叶酸、注射维生素B12、调整用药、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叶酸缺乏
叶酸摄入不足或需求增加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长期偏食、妊娠期营养需求增加可能造成叶酸缺乏,典型表现为舌炎和食欲减退。治疗需口服叶酸片并增加绿叶蔬菜摄入,如菠菜、西蓝花等富含叶酸的食物。
2、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多与内因子分泌障碍或长期素食有关,可能伴随肢体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肌注维生素B12注射液,同时食用动物肝脏、蛋类等食物。恶性贫血患者需终身补充维生素B12。
3、遗传因素
遗传性乳清酸尿症等先天代谢异常会影响红细胞成熟过程。这类患者除贫血外,还可能伴有发育迟缓。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定代谢替代药物,并定期监测血液指标。
4、药物影响
甲氨蝶呤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会干扰叶酸代谢,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巨幼变。用药期间应遵医嘱配合服用亚叶酸钙片,并定期检查血常规。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5、胃肠吸收障碍
克罗恩病或胃大部切除术后会影响营养素吸收,可能伴随腹泻和体重下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严重者需静脉补充营养制剂。
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保持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食物。长期服用干扰叶酸代谢药物者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出现乏力、舌炎等症状及时就医。孕妇及胃肠手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充营养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