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低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指标、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通常与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药物损伤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高盐食物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以内。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等,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防止血磷升高。
2、控制基础疾病
严格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压建议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一般不超过7%。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加重肾功能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注意血氧饱和度,长期缺氧可能影响肾脏灌注。
3、避免肾毒性药物
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能引起肾小球缺血。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直接肾小管损伤。造影检查前应评估肾功能,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水化治疗。中药如关木通等含马兜铃酸成分药物需严格禁用。
4、定期监测指标
每3-6个月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监测尿常规中的蛋白尿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5克需干预。定期检查血钾、血钙等电解质水平,防止出现高钾血症。贫血患者需监测血红蛋白,必要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纠正肾性贫血。
5、遵医嘱用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延缓肾功能恶化。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服用别嘌醇片控制血尿酸水平。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需要使用碳酸司维拉姆片调节钙磷代谢。
老年人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一般每日1500-2000毫升为宜。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定期到肾内科随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