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晚期患者确实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主要与严重心律失常、多器官衰竭、急性肺水肿等因素相关。心衰晚期指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的终末阶段,常见致命原因有心肌持续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加重等。
心衰晚期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显著下降,每搏输出量不足导致全身器官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心肌细胞因缺氧发生不可逆损伤,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突发心源性猝死。同时右心衰竭会引起体循环淤血,造成肝脏肿大、腹水及肾功能恶化,多器官功能衰竭会加速病情进展。急性左心衰发作时肺毛细血管压力骤增,大量液体渗入肺泡形成肺水肿,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突然恶化导致死亡,如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心脏瓣膜腱索断裂引发急性反流。某些诱因如严重肺部感染、高钾血症或过量输液会急剧加重心脏负荷,短时间内即可引发循环崩溃。不规范用药如擅自停用利尿剂也可能诱发难治性水肿,间接增加死亡风险。
心衰晚期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保持每日体重波动不超过0.5公斤。建议记录24小时尿量变化,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医疗团队会根据病情调整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核心药物,必要时考虑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器械。家属应学会识别端坐呼吸、冷汗淋漓等危象先兆,家中常备氧气袋以备急救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