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能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视力模糊等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由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等因素引起。
1、剧烈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突发性剧烈头痛,患者常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疼痛多位于枕部或全头部,呈炸裂样或刀割样剧痛。这种头痛与血管破裂后血液刺激脑膜和颅内压骤升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2、恶心呕吐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急剧升高刺激呕吐中枢相关。呕吐常反复发作且与进食无关,可能伴随剧烈头痛同时出现。部分患者呕吐物中可见咖啡样物质,提示应激性胃黏膜病变。
3、颈项强直
血液刺激脑膜可导致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部肌肉抵抗被动屈曲的强直状态。检查时可见凯尔尼格征阳性、布鲁津斯基征阳性等体征。该症状多在出血后数小时至1天内逐渐显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4、意识障碍
约45%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昏睡到昏迷不等。严重者可迅速陷入深昏迷伴呼吸循环衰竭。意识改变与出血量、颅内压升高程度以及继发脑血管痉挛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后恢复的"警示性渗漏"现象。
5、视力模糊
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复视或视野缺损,与视神经受压、眼运动神经麻痹或视网膜前出血相关。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患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前出血的典型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神经科急症,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可能升高颅内压的行为。饮食宜选择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恢复期应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预防脑血管痉挛。有吸烟饮酒习惯者需严格戒除,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