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预防需从个人卫生管理、性生活防护、免疫力提升、定期妇科检查及避免医源性感染五方面入手。主要有注意会阴清洁、规范性生活、增强体质、定期筛查和减少宫腔操作等措施。
1、注意会阴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阴道菌群平衡。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及时更换卫生巾。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和阴道。游泳或泡澡后及时擦干会阴部,潮湿环境易滋生致病微生物。
2、规范性生活
固定性伴侣并全程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淋球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感染风险。避免经期同房,此时宫颈口开放易导致细菌上行感染。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洁外生殖器,事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
3、增强体质
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血液循环,如快走、游泳等持续30分钟以上。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维持阴道微生态。避免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应激反应对内分泌的影响。
4、定期筛查
育龄女性每年应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和宫颈癌筛查。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下腹坠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急性炎症转为慢性。有宫腔操作史或既往盆腔炎患者应增加随访频率,必要时进行阴道超声检查。
5、减少宫腔操作
严格避孕减少人工流产次数,手术操作可能将病原体带入上生殖道。放置宫内节育器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术后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诊断性刮宫等侵入性检查后,应观察两周内是否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感染征兆。
预防盆腔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防御力,月经期盆浴或使用公共坐便器时注意防护。饮食上多摄入西蓝花、深海鱼等抗炎食物,避免过量食用辛辣刺激物。出现持续下腹痛伴发热、脓性白带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进行病原体检测和针对性治疗,延误可能引发输卵管粘连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