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需要注意避免哭闹、保持排便通畅、减少剧烈运动。小儿疝气通常由腹壁肌肉发育不全或腹内压增高引起,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处出现可复性包块。
1、避免哭闹
哭闹会导致腹内压增高,可能加重疝气症状或引发嵌顿。家长需及时安抚儿童情绪,可通过转移注意力、轻声哄抱等方式减少哭闹。对于频繁哭闹的婴幼儿,需排查是否存在饥饿、肠绞痛等诱因。若疝囊突然增大且无法回纳,伴随呕吐、腹痛时需立即就医。
2、保持排便通畅
便秘时用力排便会显著增加腹压,可能促使疝囊突出。家长应保证儿童每日摄入足够水分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西蓝花、苹果泥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或开塞露辅助通便,但不可长期依赖药物。建议培养定时排便习惯,避免如厕时久蹲坐。
3、减少剧烈运动
跑跳等剧烈活动易造成腹腔压力波动,增加疝囊脱出风险。学步期儿童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可选择坐姿游戏活动。较大儿童需限制足球、蹦跳等运动,但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锻炼。若运动后出现包块肿胀疼痛,应立即平卧休息并观察是否回纳,持续不缓解需急诊处理。
日常可选用专用疝气带暂时固定,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饮食上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肌肉发育,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观察包块变化情况,若反复发作或出现呕吐、血便等表现,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内仍需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腹壁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