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直肠息肉不治疗可能导致便血加重、贫血、肠梗阻或息肉恶变等后果。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常见于儿童,多数为良性,但长期不处理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便血是小儿直肠息肉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息肉体积增大可能堵塞肠腔,引发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甚至呕吐。少数情况下,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存在恶变风险,需警惕长期不干预可能增加癌变概率。部分患儿因反复刺激可能出现直肠脱垂或肛周感染。息肉长期存在还可能影响患儿正常排便习惯,导致便秘或里急后重感。
建议家长发现儿童便血或排便异常时及时就医,通过直肠指检、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注意饮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培养定时排便习惯。定期随访监测息肉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