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现发热、急性疾病、严重过敏反应、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不能打预防针。预防接种的禁忌证主要有体温超过37.5摄氏度、严重湿疹、惊厥史未稳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接种疫苗成分过敏等。
1、发热
当宝宝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时需暂缓接种。发热可能是感染性疾病的表现,此时接种疫苗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干扰疫苗效果。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再补种。若发热伴随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2、急性疾病
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等疾病期间不宜接种。急性期疾病可能导致免疫应答异常,增加接种后不良反应风险。建议家长在宝宝痊愈后1-2周,经医生评估后再行补种。疾病恢复期应注意观察有无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
3、过敏反应
对疫苗成分如鸡蛋蛋白、明胶等过敏的宝宝禁止接种相关疫苗。既往接种后出现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的需永久禁忌。家长需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对于轻度过敏体质儿童,医生可能建议在监护下分次接种。
4、免疫缺陷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未控制、白血病化疗期间等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禁用减毒活疫苗。这类宝宝接种活疫苗可能导致疫苗相关感染。家长应提供完整病历资料,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灭活疫苗或推迟接种。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的儿童需停药3个月后评估。
5、神经系统疾病
未控制的癫痫、进行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需谨慎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后7天内出现脑病的儿童禁止继续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家长需提供详细病史,医生可能建议改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或调整接种方案。接种后应密切观察48小时有无异常哭闹、嗜睡等症状。
家长在接种前应如实告知医生宝宝的健康状况、用药史和过敏史。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大面积红肿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记录接种日期和疫苗批号,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按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