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症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肾脏超声检查、肾穿刺活检、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等。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肾病综合症的基础筛查手段,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损伤。肾病综合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性试验可显示3+至4+。尿沉渣镜检可能发现管型或脂肪滴,这些异常结果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尿常规检查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合作为初步筛查工具。
2、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主要评估肾功能和代谢状态,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总蛋白等指标。肾病综合症患者常见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水平通常低于30g/L。同时可能伴有高脂血症,表现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肾功能检查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帮助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电解质检测能发现钠、钾等离子的异常,为治疗提供参考。
3、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是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肾病综合症早期肾脏可能增大,晚期可能出现萎缩。超声能发现肾脏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等改变,还能排除肾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评估肾血流灌注,为诊断提供辅助信息。该检查无辐射,适合重复进行以监测病情变化。
4、肾穿刺活检
肾穿刺活检是确诊肾病综合症病理类型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常见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型、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活检结果对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以预防出血并发症。
5、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蛋白尿程度的准确方法,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要求尿蛋白超过3.5g/24h。该检查需收集完整24小时尿液,避免剧烈运动和月经期干扰。连续监测可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活动度。对于儿童或收集困难者,可采用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作为替代指标。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肾病综合症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注意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血压、尿量和体重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管理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检指标,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