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伸不直伴随筋缩感和疼痛可能与肌腱炎、腱鞘炎、关节炎、肌肉拉伤或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1、肌腱炎
肌腱炎多因重复性动作或过度使用导致肌腱劳损,表现为局部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急性期需制动休息,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炎症吸收。慢性反复发作者需调整运动模式,避免提重物。
2、腱鞘炎
狭窄性腱鞘炎常见于拇指或腕部,典型症状为弹响指和晨僵。发病与长期手机操作、手工劳作相关。早期可通过热敷缓解,严重者需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顽固病例可能需行腱鞘切开术。
3、骨关节炎
关节退变可导致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后稍缓解但持续存在疼痛。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治疗可联合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塞来昔布胶囊,同时需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维持活动度。
4、肌肉拉伤
急性外力牵拉可能导致肌纤维撕裂,表现为突发剧痛和活动受限。伤后48小时内应冰敷,后期改用红外线理疗。可遵医嘱服用洛索洛芬钠片,配合弹性绷带固定保护受损肌肉。
5、神经卡压
尺神经或正中神经受压时,除活动障碍外还可能伴麻木感。颈椎病、腕管综合征均可引发。需通过肌电图确诊,轻度可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压迫需手术松解。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握持姿势,每小时活动手腕5分钟。睡眠时可用护腕保持中立位,洗浴时用40℃温水浸泡患处15分钟。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手指麻木,须立即至骨科或手外科就诊。康复期间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糙米、燕麦等食物,促进神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