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注意性行为卫生、及时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等方式预防。急性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性传播病原体等因素引起。
1、保持会阴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及尿道口,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女性排便后应由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存在阴道炎或包皮过长的患者需加强局部护理,减少病原体定植风险。
2、避免憋尿
规律排尿可冲刷尿道内细菌,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长期憋尿会导致尿液浓缩,削弱尿流冲刷作用,增加细菌粘附尿道上皮的概率。饮水量不足时可能引发尿液滞留,每日应摄入1500-2000毫升水,保持尿液呈淡黄色为宜。
3、性行为卫生
性交前后清洗外生殖器,使用安全套可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性交后30分钟内排尿有助于排出可能侵入尿道的细菌。存在尿路感染症状时应避免性行为,反复发作患者建议性伴侣同步检查治疗。特殊体位可能增加尿道受压风险,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4、治疗基础疾病
及时处理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梗阻性疾病,消除尿液滞留因素。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高糖环境易诱发细菌繁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应定期尿检,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绝经后女性可局部应用雌激素制剂,改善尿道黏膜防御功能。
预防急性尿道炎需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时,应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按疗程完成抗生素治疗以防复发。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免疫缺陷等潜在病因,必要时进行膀胱镜或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