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检查通常包括问诊、体格检查、鼻内窥镜检查、过敏原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步骤。医生会根据症状表现选择针对性检查方法,明确鼻炎类型及严重程度。
1、问诊
医生会详细询问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规律及加重因素,了解既往过敏史、家族史和环境暴露情况。季节性发作可能提示过敏性鼻炎,长期单侧鼻塞需警惕结构性病变。
2、体格检查
通过前鼻镜检查观察鼻黏膜颜色、肿胀程度及分泌物性质。过敏性鼻炎常见苍白水肿黏膜伴清水样涕,感染性鼻炎多见充血黏膜伴脓性分泌物。同时检查有无鼻中隔偏曲或息肉等解剖异常。
3、鼻内窥镜检查
采用硬性或软性内窥镜深入鼻腔,可清晰显示中鼻道、嗅裂等深部结构,准确判断息肉、肿瘤等病变范围。检查前会使用表面麻醉剂减轻不适,操作过程约5-10分钟。
4、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识别尘螨、花粉等致敏物质。点刺试验需在停用抗组胺药3天后进行,通过皮肤反应强度判断过敏程度,是诊断过敏性鼻炎的重要依据。
5、影像学检查
鼻窦CT能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鼻窦炎范围及骨质改变,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怀疑真菌性鼻窦炎患者。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有助于鉴别肿瘤性病变。
检查前应避免使用鼻减充血剂以免影响黏膜观察,过敏性鼻炎患者需提前记录症状日记。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用药,日常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味。慢性鼻炎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合并鼻息肉或结构异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