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治近视,家长抓住黄金期

发布于 2021/06/21 14:24 名医汇

现如今,越来越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近视,这已经很让家长忧心了,更可怕的是孩子的近视度数逐年“飞涨”,每年50度、75度甚至更高地往上加,照此速度下去,孩子很快将“跻身”高度近视患者的行列,这该怎么办,急!

谁能解决孩子近视难题?

家长做对1件事,孩子近视0增长!

北大医学部眼视光中心主任吴夕教授指出,孩子度数增长快

可以采用角膜塑形术(非手术)来控制近视、延缓近视发展进程。即利用角膜塑形术为孩子验配一种特殊设计的高透气硬性角膜接触镜,让大部分中低度近视的儿童晚上睡觉戴镜,白天摘掉眼镜后裸眼视力恢复到一个最佳状态,比如说原来三四百度近视时,裸眼视力不足0.2,经过角膜塑形术治疗,可能让裸眼视力恢复到0.8乃至1.0,如此一来,孩子在白天开展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学习活动,都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视觉状态。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团队曾研究过一个角膜塑形镜的配戴者,通过角膜塑形术治疗的时间长达10年,分析临床效果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该患者近视增长的度数非常少,十年内度数也不过只增长了75度,相比普通的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大大延缓了近视发展。

因此,可以看到角膜塑形镜有一个很明显的效应—可以避免很快形成高度近视,同时避免其带来的危害。这种治疗方法也便于家长对孩子进行监督,晚上戴镜时留心观察,白天孩子摘掉角膜塑形镜,就可以不用顾虑戴框架眼镜或一些特殊的隐形眼镜可能给孩子的眼睛带来的隐患了。

为近视孩子验配角膜塑形镜就是投资孩子的未来

吴夕教授强调:近视不可逆,远非眼球操之类可以治疗控制。孩子一旦发现近视,必须及早控制。80%的高度近视孩子吃亏就吃亏在父母的一个“等”字上。


近视不等于配眼镜,近视若不采取及时治疗,会造成孩子近视度数不断上涨,如果听之任之,近视就会演变成高度近视。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孩子患近视的几率将比一般的孩子高许多,更甚至引发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导致如玻璃体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等病症,如未及时合理治疗,最终可能致盲。

角膜塑形镜治近视,家长抓住黄金矫治期


8-16岁,是孩子养成良好依从性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验配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孩子,效果更好。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等孩子长大一点再进行配镜矫正,结果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孩子视力越来越差,直至拖成了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成人>600度、儿童>400度)是眼部并发症的最大元凶,诸如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病变等眼部病变,都是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


其实在孩子刚刚近视的几年内,屈光度一般不超过400度,这个时期也是近视矫正的“黄金时期”,采用角膜塑形术,非常容易控制近视,孩子验配角膜塑形镜后夜晚配戴,白天摘镜,睡一觉就能恢复清晰的正常视力,避免了许多眼镜带来的困扰。

在这里,我们强烈呼吁学生家长,近视控制没有后悔药,一旦发现孩子近视,必须尽快尽早矫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夕教授,为近视孩子验配角膜塑形镜

吴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二级正高)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会长

北京眼科学会小儿眼科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分委会委员

国家级继续教育儿童眼病诊疗技术项目负责人

小树眼科学术委员会主席

顺义小树眼科首席专家

专业擅长

斜视 弱视 儿童眼视光学

简介:

从事儿童斜视、弱视、视光学等方面临床研究、教学和科研工作36年。积极参与卫健委制定儿童眼视力保健的技术规范策略,每年举办各级妇幼保健培训班,并大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科学防控的科普宣教工作。

积极规范开展儿童屈光矫正和弱视治疗,参与科学基金课题,对儿童斜视弱视、近视的发病机理及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做好儿童眼保健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工作。将微创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斜视显微手术领域,挑战各种疑难复杂手术,克服了传统手术中的不足。

多次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并荣获北大人民教学优秀奖、最佳医疗服务奖,与著名眼科专家颜少明教授共同探讨《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荣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主编出版《儿童少年近视2017观点》一书,于2018年荣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杰出员工奖。

出诊时间:7月12日(周日)上午9:00-下午5:00

预 约方式:提前致电预 约,可享受专家挂号费公益补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