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血液肿瘤创新药物优罗华(R)在中国获批
发布于 2023/01/13 17:00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23/01/13 17:00 复禾健康
糖尿病这个“甜蜜的杀手”正悄悄潜入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很多人确诊时都一脸茫然:“我明明很注意啊?”其实,糖尿病从来不会无缘无故找上门,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可能正是推高血糖的“隐形推手”。
1、粗粮陷阱
全麦面包、燕麦片确实比精米白面健康,但超市货架上很多“粗粮食品”添加了大量糖分和油脂。真正的粗粮应该保留完整麸皮,口感相对粗糙。
2、水果误区
荔枝、芒果等高糖水果的升糖指数堪比白糖,而牛油果、蓝莓等低糖水果更适合糖友。建议每天水果总量控制在200克以内,分两次食用。
3、无糖食品的真相
标榜“无蔗糖”的食品可能添加了麦芽糖浆等替代品,这些成分的升糖速度甚至比蔗糖更快。购买时要仔细查看配料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1、散步强度不足
慢悠悠的逛街式散步对控糖效果有限,要达到微微出汗、说话稍喘的状态才有效。建议采用“快走+慢走”交替的间歇运动法。
2、运动时间不对
饭后立即运动可能引发低血糖,而餐后1小时运动控糖效果最佳。早晨空腹运动更要谨慎,容易诱发清晨高血糖现象。
3、忽视抗阻训练
单纯有氧运动不如搭配力量训练,肌肉量增加能显著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每周2-3次深蹲、平板支撑等动作很有必要。
1、忽视餐后血糖
很多人空腹血糖正常就掉以轻心,其实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就已经提示糖耐量受损。建议定期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2、凭感觉判断血糖
口渴、多尿等症状出现时,往往血糖已经超标很久。养成定期监测的习惯,不要等身体报.警才重视。
3、忽视血糖波动
比起单纯看数值,更要注意全天血糖波动幅度。使用动态血糖仪可以发现隐藏的血糖高峰,比如“黎明现象”。
1、容易犯困
餐后异常困倦可能是血糖骤升的信号,医学上称为“餐后嗜睡症”。
2、伤口难愈合
高血糖会影响白细胞功能,导致小伤口恢复变慢。
3、皮肤变化
颈部、腋下出现黑色棘皮样改变,往往是胰岛素抵抗的皮肤表现。
糖尿病防治就像一场持久战,关键要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从今天开始,检查家里的“健康食品”标签,调整运动方式,养成监测习惯。记住,控糖不是剥夺生活乐趣,而是学会更聪明地选择。当你真正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就能把糖尿病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上一篇 : 特殊时期担心孩子缺钙?妈咪爱钙片助孩子科学补钙
下一篇 : 人参皂苷rg3是药还是保健品?适用人群有指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