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怀孕吃叶酸有什么好处

发布于 2024-05-02 14:49

女性朋友一般快到怀孕年龄的时候最好就要开始服用叶酸,而不是已经怀孕了才开始服用叶酸。那么孕前吃叶酸有什么用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没有怀孕吃叶酸有什么好处,希望大家喜欢!

孕前吃叶酸的好处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其在细胞DNA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没有叶酸,细胞就无法合成遗传物质,细胞就无法进行分裂繁殖。许多严重畸形都有可能和叶酸缺乏有关:无脑儿、脑脊膜膨出、脊柱裂、唇腭裂、先心病等。

因为不少妇女在怀孕成功后5周或更晚才意识到自己怀孕,但是神经管在头4周形成,如果缺乏叶酸,畸形有可能已经开始。研究显示在服用叶酸4周以后,体内叶酸缺乏的状态才能得到明显改善。

所以,最好从计划怀孕(最迟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400微克叶酸,至少到怀孕后3个月,如果有条件,可以继续服用到孕期结束。

怀孕前吃什么叶酸

1、天然叶酸

叶酸天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类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比较多。

2、合成叶酸

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天然的叶酸极不稳定,易受阳光、加热的影响而发生氧化,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叶酸生物利用度较低,在45%左右。合成的叶酸在数月或数年内可保持稳定,容易吸收且人体利用度高,约高出天然制品的一倍左右。

现在市场上有两种叶酸剂型,一种是每片5毫克的剂型,另一种是每片0.4毫克的小剂型。孕妇要服用小剂型,每天服用一片就够了。摄入过多的叶酸不但不能起到预防胎儿畸形的目的,还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干扰锌的代谢,引起孕妇锌缺乏或者神经损害等不良后果。如果服用叶酸三个月后没有如期受孕,应继续补充叶酸直至怀孕后三个月。

孕前吃叶酸有什么禁忌

1、孕妈妈长期服用叶酸会干扰锌代谢,一旦摄入的锌不足还是会影响胎儿发育。

2、孕妈妈服用叶酸制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孕妇若曾经有生下神经管缺陷婴儿过,那么在怀孕初期就要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并根据医生嘱咐每天服用一定的叶酸,直到怀孕12周时。

4、有的女性在怀孕前有长期服用避孕药、抗惊厥药历史的,可能会干扰叶酸等维生素的正常代谢。因此,当有计划怀孕时,必须在孕前6个月就停止用药并开始补充叶酸等维生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鼻炎和鼻窦炎有什么区别 简单四招轻松辨别鼻炎和鼻窦炎

回答: 鼻炎和鼻窦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鼻炎主要发生在鼻腔黏膜,鼻窦炎则发生在鼻窦黏膜。鼻炎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鼻窦炎则可能伴有头痛、面部压痛、脓性鼻涕等表现。 鼻炎多由过...

Q
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

回答: 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3-4.5小时内。 溶栓治疗主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疗效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可显著改...

Q
一劳累就下巴肿怎么回事

回答: 一劳累就下巴肿可能与淋巴结炎、过敏反应或腮腺炎有关。 淋巴结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劳累时免疫力下降易诱发炎症反应,表现为下巴区域淋巴结肿大伴压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过敏反...

Q
婴儿打呼噜的危害是什么 婴儿打呼噜暗藏3大危害

回答: 婴儿打呼噜可能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面部畸形、诱发中耳炎等并发症。 婴儿打呼噜时,呼吸道受阻可能导致睡眠中缺氧,长期缺氧...

Q
小儿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烧怎么回事

回答: 小儿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烧可能与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感染性疾病是小儿反复发烧的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性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

Q
小孩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孩肺炎症状与体征介绍

回答: 小孩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严重时可出现口唇青紫、精神萎靡。肺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肺部湿啰音、胸痛等症状。 发热是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

Q
牙周炎饮食注意哪些方面

回答: 牙周炎患者饮食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摄入。 牙周炎患者应减少食用过硬、过烫、过酸或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牙龈加重炎症。可以适量选择质地柔软、温...

Q
声带沙哑怎么办 揭秘声带沙哑的三个处理方法

回答: 声带沙哑可通过发声休息、雾化吸入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声带沙哑可能与用声过度、急性喉炎、声带息肉等因素有关。发声休息是基础干预措施,需避免长时间说话或大声喊叫,建议每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