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衰竭晚期常表现为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应立即就医,接受全面诊疗来延缓疾病恶化,保障生命安全。常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黄疸加重
肝脏功能衰竭会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大量胆红素积聚在血液中,表现为皮肤和巩膜明显发黄。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瘙痒感,这是胆盐沉积引起。面对黄疸恶化,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肝功能检查和对症处理。治疗上,临床常用的方法包括护肝药物如腺苷蛋氨酸、血浆置换及肝移植以改善病情。
2、腹水和水肿
随着肝功能下降,体内白蛋白合成减少,加上门静脉压力升高,会导致大量液体渗出到腹腔,引起腹水形成。同时,腿部也可能出现明显的水肿。轻中度腹水可通过低盐饮食、利尿剂如呋塞米或螺内酯及调整姿势来缓解;严重腹水可能需要腹腔穿刺或配合静脉补白蛋白的治疗。
3、肝性脑病
晚期患者因肝脏解毒能力严重受损,体内氨等有害物质无法有效清除,从而进入大脑,引发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甚至昏迷。这时需要紧急使用降低血氨的治疗措施,如口服乳果糖或肠道抗生素利福昔明,并限制蛋白质摄入,配合病因治疗,一旦发展为重度昏迷则需重症监护。
4、胃肠道及全身并发症
晚期肝脏衰竭常伴随胃肠道出血、感染、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比如呕血、黑便、发热和全身无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发展为休克。针对胃肠道出血,可使用内镜下止血治疗,必要时输注血浆或红细胞;对于感染,积极使用广谱抗生素;肾损伤则可选择血液透析或其他替代疗法。
晚期肝脏衰竭的表现复杂且危险,应引起足够重视。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寻求专科医疗救助,通过综合治疗,例如肝移植、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等,争取最大可能改善预后,延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