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发布于 2014-07-29 13:42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集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中医典籍,由张仲景撰写。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学本三代之旧,虽以论病为主,却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伤寒杂病论》成书于疫疠流行、社会动荡的东汉末叶。内容包括:医论、脉论、病论、证论、法论、方论、药论等内容,重点论述“伤寒”与“杂病”治则、治法、组方、遣药、护理、禁忌等知识,及内、外、妇、儿诸科诊治,饮食、行为禁忌等相关知识。《伤寒杂病论》内容丰富,理法方药完备,属中国医学领域的大成之作。该书几经传抄、节录修订,又几经兵燹,历代均难得其全,而流传至今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文献遗存,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福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其理论精辟、辨证规范、治法森严、组方严谨、处治灵活、效若桴鼓的学术特色饮誉古今。受到后世医家一致推崇,被奉为‘众方之祖’,‘医学指南’和‘规矩准绳’。其医学思想、认识理念、思维模式,以至临床治则等知识,已构成张仲景医药思想体系,并在传播中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

  张仲景先是被先秦医药文化“化”成名医,继而升华传统认识,扬弃旧说,发明医疗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开创临床医学,树立大医精神,最终“脱俗成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张仲景医学推至秦汉医药文化顶峰。

  千百年来,学者们虽致力演习《伤寒》、《金匮》经典,却难于比肩仲景,达到张仲景的医学水准和学术素养,后学对于张仲景的医学境界,唯有“高山仰止”而难以企及。究其原因,演习者多未能站到张仲景同等文化高度去理解、吸收、运用、研究、开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王叔和在《伤寒卒病论·序》中评注所谓:“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级,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研究发现:张仲景一生医著丰富,宋代整理仲景文献遗漏甚多,不足以代表张仲景医学全部,而《伤寒杂病论》仅是张仲景晚年作品,还有相当数量早期文献依旧沉睡在浩瀚历史长河中,等待我们去甄别、挖掘。

  因此,对待张仲景医药文化传承,学是手段,化是目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学术进步。

  如果我们中医传人以有限的阶段性知识,欲传承把握张仲景医药文化全部,势必力不从心。所以,我们传承张仲景医学文化,除了学习、探索、求证、研究张仲景文献载体、医学理论、辨证治则、立法组方等医学基础及治疗技术外,还应掌握形成张仲景医学体系所必备的三代医学文化等源头知识,以及秦汉交叉学科知识。做到“认”“识”同一,“知”“行”无二,才能真正做好文化传承,显然“学本秦汉”是对文化传承者的基本要求。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女生做痔疮检查尴尬吗

回答:女生做痔疮检查可能会感到尴尬,但这是正常的医疗程序,医生会以专业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痔疮检查通常包括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目的是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1、为什么女...

Q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回答: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中耳腔内积液,通常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 1、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

Q
左侧附件炎是怎么回事

回答:左侧附件炎通常是指女性生殖系统中的输卵管和卵巢因感染而引发的炎症,需要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感到左下腹疼痛,并伴有发热、白带异常或全身不适。 附件炎发生的...

Q
食管息肉严重吗会癌变吗

回答:食管息肉通常不严重且癌变风险极低,但可能会引发吞咽不适等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管理和监测其发展。如果息肉持续增大、症状加重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应尽早就医进行检查和评估。...

Q
动脉硬化还能逆转吗

回答:动脉硬化无法完全逆转,但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来延缓其进展并改善预后。常见措施包括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水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以及积极管理伴...

Q
口腔上颚腺瘤会复发吗

回答:口腔上颚腺瘤存在复发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未完全切除或术后未妥善管理的情况下。虽然大多数口腔上颚腺瘤是良性病变,但其潜在的恶性转化风险和复发特点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降低复发率,治疗时需彻...

Q
白细胞减少会引起流鼻血吗

回答:白细胞减少有可能引起流鼻血。白细胞减少会削弱身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这可能导致鼻腔局部组织容易感染和发炎。在鼻腔黏膜充血的情况下,用力擤鼻涕或挖鼻孔容易损伤脆弱的黏膜,从而诱发流鼻血。...

Q
吃了饭胀肚消化不良

回答:吃完饭后感到胀肚和消化不良,这种情况可能让人感到非常不适。通常,这可能与饮食过量、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肠梗阻等因素有关。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