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误区让你不养生反伤身

发布于 2011-11-27 15:26

  虽然说药补不如食补,但是如果食疗的不对,不仅起不到养生的作用,反而会更伤身体。食疗进补,进补养身是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如要不小心入了食疗养生的误区,那可就要当心了。以下食疗误区,让人真的很伤不起。

  食疗误区1:气虚一定要补?

  什么体质的人都需要补吗?

  医师说了一个例子。一个妈妈,从儿子幼年开始给他进补,现在儿子已上了中学。可是,她觉得儿子怪怪的,喜欢她拥抱,甚至会伸出咸猪手,触摸她的乳房。

  中老年人服用一些传统补品,不失为一种。

  医师说,这是因为这个孩子的体内积存太多的激素,使他不自觉地做出一些想入非非的动作。鹿茸、冬虫夏草等属于“壮阳”药,包含过多的雄激素,不可多吃。

  补“虚”是中医许多治疗法则中之一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各人体质情况不同,某些虚不受补者不能随意进补。体弱者要晓得本身属于哪一种虚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男女老少体质有别,而人参补气,西洋参滋阴,鹿茸壮阳等,各有不同。如果阴阳不辨,气血不分,补其有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进补当以辨证论治为纲领,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平其有余,补其不足。有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各脏腑的虚况不同,无虚不补。

  例如腰酸背痛者,属阳虚,应补阳,如果补阴,反而有损健康。阴阳不可混,有些人吃补就喉咙痛,即吃错药的现象。本地人应在饮食中多除湿热,例如喝薏米水,再补身。

  食疗误区2:补药贵即是好?

  燕窝、西洋参、野山人参、灵芝、鹿茸等,是人们常买来进补的贵重药品。其补益作用越大吗?

  气虚可服用人参或党参。至于燕窝,具有滋补作用,但是非人人买得起,可用白木耳配淮山滋润体质,例如接受化疗后的病人,容易口干舌燥,可用白木耳配淮山滋补;不过,里头就缺少了燕窝的特异蛋白。

  冬虫夏草性质偏温,适合寒咳的小孩服用。有人吃了名贵中药后,出现许多副作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受补”,属于进补失当。

  食疗误区3:妇女儿童不能不补?

  据调查,在进补者中,妇女、儿童占多数。中医认为,孩子属“稚阳之体”,容易转成“热性”,因此无需太多进补。

  医师说,最需要进补的是老人,因为体质越来越弱,多病,肾气衰微,内脏功能不足,因此需要补充元气。

  血气方刚的人,只要三餐饮食吃得健康就行了。中老年人服用一些传统补品,不失为一种。

  由于妇女的特殊生理情况如经期、孕期、哺乳期的需要,也可适当进补。如身体强壮、阳气旺的妇女服用人参、鹿茸等,可能出现发热和出血等不良后果。尤其是孕妇,只要注意饮食,营养全面合理,就能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如果滥服名贵补药补品,于己于胎都不利,有的甚至会造成流产或畸胎。

  详情可登录中医膳食专题http://tcms.fh21.com.cn/zyss/。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