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冬瓜汤可清凉去热

发布于 2014-07-31 13:39

  炎炎夏日,室外气温非常高,在外活动的人很容易出现中暑等一系列不适症状。防中暑除了要多喝水、注意避暑外,还可以引用一些防中暑的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有哪些汤:

 

  芦根麦冬汤

  鲜芦根100克(干品30克),麦冬20克煎汤代茶饮,具有消暑生津止渴、止呕除烦的作用,对咽喉炎、声带疲劳及口腔炎、牙周炎都有良好的疗效。对高温人体大量出汗,所造成头晕、烦闷等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小编推荐:

  揭秘脚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  经络养生:刮痧止膝关节痛

  消暑消食汤

  山楂、甘草、麦芽、薄荷叶各50克。将前3种原料洗净放入砂锅,清水适量,煮沸10分钟后放入薄荷叶,然后加盖离火,5分钟后即可去渣饮用。每日当茶饮,能消暑解渴、健脾消食,对暑天的风热感冒有防治作用。

  清暑养阴汤

  枸杞子、五味子各12克,甘草、薄荷叶各9克,白糖适量。将前3种原料洗净放入砂锅,清水适量,煮沸10分钟后放入薄荷叶,然后加盖离火5分钟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饮用。每日当茶饮,能益气养阴,可治中暑、内热等病症。

  防暑清咽汤

  玄参、麦冬各15克,桔梗、甘草各5克,胖大海10克,白糖适量。将前4种原料洗净放入砂锅,清水适量,煮沸15分钟后离火,然后加入白糖和洗净的胖大海。待汤凉后放入冰箱,适时取用。每日当茶饮,能消暑解渴、清咽利嗓,可治急、慢性咽喉炎。

  祛暑益气汤

  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各15克,白糖、柠檬汁各适量。将上述原料用水浸泡一小时后放入砂锅,清水适量,煮沸30分钟后离火,然后加入白糖搅拌。待汤凉后,挤入柠檬汁数滴,置入冰箱冷藏。每日当茶饮,饮用时,可加入凉开水稀释,功能益气养阴、养胃生津,适宜眩晕、心悸、乏力者,以及老人和儿童。

  百合消暑汤

  百合50克,鲜冬瓜100克,切薄片,蛋清一个。先将百合、冬瓜倒入沸水中,滚汤后将蛋清倒入,然后放入盐、味精等调味品即可食用。此汤有清凉、祛热和消暑之效。

  苦瓜明目汤

  鲜苦瓜250克,去瓤切块,瘦猪肉100克切片。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煮汤,煮熟后加适量盐调味食用。此汤有清热解暑、明目祛毒之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暑疖、热痱过多、眼结膜炎等症。

  消暑凉血汤

  食疗偏方治慢性咽炎  脾虚之人要少食山楂  

  猜你喜欢:

  大青叶、白茅根、鱼腥草、金银花、淡竹叶各20克,白糖适量。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砂锅,清水适量,煮沸(沸后小火)20分钟后离火,去渣,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待汤凉后置入冰箱,适时取用。每日2~3次,能清热解毒、利尿、凉血止血,可治暑天咳嗽。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