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苦味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4-02-23 11:31

白菜可以说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道家常美食了,味道一般清甜可口。但是有些白菜却味道发苦,吃起来口感不佳。造成这种原因的有很多,多半和施肥有关,氮肥是比较常见的化肥原料,可以增加白菜的产量,但是如果施肥过多的话,则会降低白菜的口感,甚至令白菜味道发苦。

一、白菜发苦是怎么回事

大白菜口感好坏和品种有一定关系,温差大,糖分容易积累,白菜口感会更好,所以一般来说,秋天的大白菜口感最佳、味道鲜美。有些白菜味道发苦,口感不佳,与施肥有关,施加氮肥会使大白菜产量提高,但是这样的白菜因为肥料催长,口感稍差,如果氮肥过多,味道还会有些发苦。一般情况下肉眼不好区分哪些白菜氮肥施加过多,市民在挑选大白菜时,可以选择一些白菜帮儿薄、棵小的,而且菜心包得越紧越好,这样的白菜又甜又干净。

二、大白菜发苦还能吃吗

白菜的苦与品种季节等有关,但对人体无害,可是如果是做熟的白菜隔时间长了再吃,就会产生有毒物质亚硝酸,这就不是苦的问题,还有致癌的危险。白菜苦能不能吃要看情况而定。

三、白菜怎么挑选

1、看品种。

贩白菜:每年9-10月份上市的白菜属于早熟品种,其特点是叶球颜色淡绿、黄绿或白色,称白帮菜或白口菜,菜棵小,叶肉薄,质细嫩,粗纤维较少,口味淡,品质中等,不耐藏,宜随吃随买,故有贩白菜之称。

窖白菜:11月份上市的白菜属晚期品种,叶色青绿,称青帮菜或青口菜。叶肉厚,组织紧密,韧性大,不宜受损伤,耐藏,故又称“窖白菜“。

青口菜:中熟品种。叶为淡绿色,称青帮菜或青白口菜,其生长期和耐藏性居于青口菜和白口菜之间,品质好。如胶州大白菜,北京青口白等。青口菜初期食用菜质较粗,但经秋冬季藏,叶肉变细嫩,口味变甜。

2、看菜叶。叶子大,叶子厚,褶皱多,所含水分较少;叶子小,叶子薄,褶皱少,所含水分较多。菜梗大的水分多,适合炒着吃;菜梗小的水分少,适合涮着吃。

3、看菜梗。把菜梗掰断,菜筋稀疏,则易烂,菜筋多而密,则不易烂。挑选白菜时,不要将菜梗去净,因为菜梗营养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和钙质的含量都比菜心高,而且能够保护菜心。

四、白菜怎么做好吃

香辣白菜

原料:大白菜500克,香油10克,精盐4克,白糖40克,醋15克,干辣椒5克,葱8克,姜5克。

制法:

1、将大白菜菜叶部分切下,只留中间白帮部分,洗干净切成两半,顺菜切成1。5厘米宽的条。再将干辣椒、葱、姜切成细丝。

2、把白菜放入盆内,均匀地撒上精盐,腌3~4小时,用手挤出白菜条中的水分,摆入盆内。

3、将香油放入锅内烧热,投入辣椒丝炸出香辣味。放入葱、姜丝煸炒出香味。烹入醋加入水50克及白糖。开后离火晾凉后,把汁浇在盆内的白菜条上,腌5小时,入冰箱存放。吃时改刀,一切两段。再把葱姜丝摆在白菜条上,浇上辣椒汁即成。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萎缩性胃炎寒性吃什么好

回答:萎缩性胃炎患者如果属于寒性体质,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选择一些温性食物可能会有所帮助。比如,小米粥、山药、猴头菇、大麦和白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物的作用在于辅助调理,而不是直接治疗萎...

Q
儿童身高偏矮打生长激素对身体有害吗

回答:儿童身高偏矮时,使用生长激素在一般情况下是安全的。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能够促进骨骼、内脏及全身各组织细胞的生长,帮助身体的全面发育。如果孩子的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并且排除了遗...

Q
中药治疗脑部胶质瘤有效吗

回答:中药治疗脑部胶质瘤的有效性确实因人而异。胶质瘤是一种复杂的脑部疾病,传统中医药物可能对某些患者有帮助,但效果和安全性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评估。中药的作用机制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可...

Q
蛋白尿最怕一味中成药

回答:蛋白尿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许多人会考虑使用中成药来进行治疗。在中医辨证下,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和麦味地黄丸等中成药可能对不同类型的蛋白尿有所帮助。不...

Q
血瘀会导致身体疼痛吗

回答:血瘀确实可能导致身体疼痛。根据中医理论,血瘀是一种病理状态,通常是因为气滞、外伤等因素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这种情况会使得气血无法正常运行,影响身体各部位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泄。于是,身...

Q
打戊肝疫苗后疼痛怎么办

回答:打完戊肝疫苗后出现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并不需要过度担心。疼痛是身体对疫苗的正常反应之一,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缓解,比如热敷。如果疼痛伴随着其他症状,如皮疹或呼吸困难,...

Q
自闭症孩子评估标准

回答: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诊断手段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便于及时干预和治疗。评估自闭症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CT影像检查以及心理...

Q
2型糖尿病老尿裤子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尿裤子,可能与多种原因相关,需要及时找出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见原因包括药物影响、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等情况。建议患者密切关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