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如何养肺 吃白色食物捶背运动

发布于 2024-03-12 14:48

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外界的因素很容易影响到肺部健康,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肺,那么,如何养肺护肺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养肺的方法。

肺是气的根本,肺系统不仅仅是肺脏器,还包括口、鼻、气管和皮肤毛发。在中医看来,肺是很娇弱的一个脏器,它的功能主要是主气,在呼吸过程中与外界直接相通,已草拟,外界气温冷暖变化、各种灰尘、微生物等都会影响到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肺。那么,我们该如何养肺呢?

如何养肺

1、保护呼吸质量

我每天都在呼吸,而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不一样,有些地区空气质量比较好,污染物比较少,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都很差,各种有毒物质会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身体,引起肺部病变,甚至是全身病变。生活在空气质量差的地区的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肺,降低有害物质的危害。比如我们出门可以戴上口罩,口罩能阻挡一部分的灰尘,也能阻挡一些细菌,呼吸的时候最好用鼻呼吸。同时我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一起保护环境。

2、预防呼吸道疾病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大家不要小看了感冒,它也是引起肺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百分之五十的急性肺心病都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要养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冒。容易感冒的人,要抓住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在夏季用适当的方法来增强抵抗力,预防冬季感冒。

除了预防感冒,养肺还要注意保护我们的鼻咽部,如果鼻咽部位出现疾病要及早治疗,以免感染到肺部。

3、饮食保养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入肺,要养肺的话就要吃些白色食物,比如百合、大白菜、白色的米、杏仁等食物,要少吃哪些辛辣、寒凉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咸,最好是清淡饮食。

4、适当运动

经常锻炼的人,肺功能往往都比较好,肺活量比较大,想要养肺的话也要适当的运动锻炼。

早上的7点到9点是养肺的好时机,在这个时候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增强体质。适合的运动方法有很多,比如散步、慢跑、竞走等,每天锻炼一小时,坚持下来可以很好的提高肺泡通气量。另外,我们也可以选择走楼梯来代替电梯,这样既安全又能锻炼身体。

5、精神调养

“思伤脾、悲伤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悲伤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肺脏器,我们要避免悲伤情绪,遇到悲伤的事情要懂得及时调整心理。

6、捶背

捶背这个动作也可以养肺。背部的经脉很多,捶背这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包括预防感冒、健脾养肺等。方法很简单,端坐好,腰背自然挺直,放松,双眼微闭,两手握成空拳,捶打脊中穴及两侧部位,3到5次,捶背的时候要重下到上,再重上到下,要先捶脊背的中央部位,然后再捶左右两侧部位,捶打的时候要闭气,同时最好能扣齿吞津。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