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
概述 症状起因 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 饮食禁忌 治疗方法 经验分享 专家答疑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为什么宝宝还会营养不良

来源:复禾健康网

在很多人眼中,营养不良是“穷病“,而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饮食也越来越丰富,宝宝们自然不会再因为饿肚子而出现营养不良。但你知道吗?虽然宝宝表面上吃饱了,实际上却可能还“饿“着,依然存在着营养不良的可能。

考虑到很多父母在这一问题上未能形成科学的营养补充观念,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教授在近期热播的第四季专题节目中进行了权威讲解,具体说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条件好了宝宝还会营养不良吗?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营养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儿童早期良好的营养,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是一生健康、远离慢性疾病的基础。但受膳食结构、喂养方法、饮食习惯以及妈妈的孕期营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与经济水平无关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导致的“隐性饥饿“问题仍很严峻,婴幼儿期最易缺乏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铁、锌等。换句话说,生活条件好了,并不代表宝宝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不易被察觉的“隐性饥饿“更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与重视。

警惕“隐性饥饿“,及早预防很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宝宝营养不良呢?戴耀华教授在节目中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母乳喂养。

二、科学添加辅食。

三、做好定期生长监测,对于营养缺乏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四、及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素,尤其是上文中提到的宝宝最易缺乏的微量营养素,一定要重点关注,并参照我们国家的标准进行补充。

首先我们来说说维生素A和D,宝宝一出生就面临缺乏风险。维生素AD摄入不足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力、身高、视力、智力和造血功能,即便是轻度缺乏也会导致宝宝更易感染、生长减慢,还会增加宝宝缺铁性贫血、近视、龋齿的风险。

然而,中国儿童维生素A和D缺乏都较为普遍,相当多的家长又不够重视,因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在2020年底发布了,建议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补充维生素AD制剂,每天补充维生素A1500-2000IU、维生素D400-800IU,持续补充到3岁,2021年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少年公益学院联合发布的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所以,宝宝出生后每天补充一粒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坚持服用至3岁,也可以延续至青春期,AD同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铁和锌缺乏则常出现在宝宝半岁后,及时添加富含铁锌的辅食很关键。缺铁可导致贫血,影响宝宝体能和智力,针对宝宝膳食铁来源不足,可按每日1mg/kg元素铁预防性补铁。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从2-4周龄按每日1-2mg/kg元素铁补铁,直至1周岁。如果宝宝已经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那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铁治疗。

缺锌则会导致食欲下降,影响身高和免疫力,同样不可忽视。宝宝如果长期存在锌缺乏的高危因素,建议小剂量口服元素锌5-10mg/天。

维生素A、D、铁、锌缺乏为代表的隐性饥饿并非“嫌富爱贫“,唯有合理喂养、查缺补漏,宝宝才能真正远离营养不良,实现健康成长!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得了宫颈水肿要怎么调理保养 下一篇:怎么判断是不是宫颈水肿

常见疾病

长春男科医院哪家好

长春航天生殖健康医院

长春男科医院,长春航天医院
长春航天生殖健康医院(长春男科医院)是...
立即咨询 申请预约响应快速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更多

胃里烧灼感是怎么回事

回答:胃里烧灼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胆汁反流性胃炎,或者因为胃肠功能紊乱、幽门螺旋杆...

医生医院推荐

李爱儒

李爱儒 副主任技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擅长:针药并用结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胃消化方面疾病...
周丹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擅长:妇科肿瘤,妇科炎症,不孕症,计划生育,子...
宾彬

宾彬 主任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对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尿道炎...
包晓霞

包晓霞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擅长:中药治疗妇科肿瘤、不育不孕、月经失调、外...
范淑敏

范淑敏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擅长:运用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及妇科月经不调...

药品推荐

华瑞 肠内营养乳剂

华瑞 肠内营养乳剂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瑞代 肠内营养乳剂(TPF-D)

瑞代 肠内营养乳剂(TPF-D)

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肠内营养乳剂(TP)

肠内营养乳剂(TP)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营养不良热搜

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医疗资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热门疾病 / 症状推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全身 > 营养不良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禁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