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全科

低温来袭,如何预防冬季高发疾病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低温症什么原因造成的

低温症可能由环境暴露、代谢异常、药物影响、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低温症是指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摄氏度的病理状态,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1、环境暴露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且保暖不足是低温症的常见诱因。寒冷环境中体表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但持续暴露会导致产热不足。常见于户外工作者、登山者或衣物单薄者,可能伴随寒战、皮肤苍白等症状。需立即脱离寒冷环境,通过被动复温逐渐恢复体温。

2、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导致产热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皮肤干燥等伴随症状,需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改善代谢状态。严重营养不良或低血糖也会影响能量代谢,需及时补充营养。

3、药物影响

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片、抗抑郁药如盐酸氟西汀胶囊、酒精等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这些物质可能扩张外周血管加速散热,或直接抑制寒战产热机制。出现药物性低温需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

4、神经系统疾病

下丘脑病变、脊髓损伤等可能破坏体温调节功能。如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中枢性低温,伴随意识障碍或偏瘫。需治疗原发病同时采用主动体外复温,严重时需静脉输注加温液体。

5、内分泌失调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艾迪生病会导致糖皮质激素缺乏,影响产热过程。患者可能伴有低血压、皮肤色素沉着,需补充氢化可的松片。垂体功能减退也会引发多激素缺乏,需针对性替代治疗。

预防低温症需注意环境保暖,避免潮湿衣物贴身。老年人、婴幼儿等体温调节能力弱者应加强室内温度监测。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肾上腺功能,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出现持续畏寒、意识模糊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避免使用电热毯等快速复温方式造成二次伤害。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脱水 肺炭疽 蠕虫病 垂体卒中 胆道感染 接合菌病 卵巢妊娠 短肠综合症 单纯性紫癜 肾性尿崩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