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最常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群,其次为20-40岁的青壮年群体。肥胖症的发生与代谢变化、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老年人群因基础代谢率下降、肌肉量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若饮食结构不合理或缺乏运动,脂肪易堆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脂肪分布更倾向于腹部,进一步增加肥胖风险。慢性病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等的长期使用也可能促进体重增加。青壮年群体中,久坐办公、高热量饮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部分人群因压力性进食或产后体重滞留导致肥胖。儿童青少年肥胖多与遗传因素、过度喂养、含糖饮料摄入过多有关,需家长重点关注饮食运动管理。
建议定期监测体重指数和腰围,避免高油高糖饮食,选择快走、游泳等中低强度运动。烹饪时减少煎炸,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若体重短期内异常增加或伴随呼吸困难、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