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窦溃疡和慢性胃炎伴糜烂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胃窦溃疡通常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慢性胃炎伴糜烂可能由长期刺激性饮食、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胃窦溃疡和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有助于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可覆盖溃疡面促进愈合。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联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
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过酸或过硬的食物刺激胃肠黏膜。进食需细嚼慢咽,每日可安排5-6餐少量进食,减轻胃部负担。可适量饮用温热的牛奶或蜂蜜水,但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戒烟戒酒是治疗的关键措施,烟草和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并延缓溃疡愈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睡前2-3小时不宜进食。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增加腹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窦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需通过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明确诊断。标准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疗程通常为10-14天。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细菌耐药,完成治疗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胃窦溃疡患者治疗4-8周后需复查胃镜评估溃疡愈合情况,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排除恶变风险。若出现呕血、黑便、持续腹痛等警报症状,应立即就医。
胃窦溃疡和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胃肠功能。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减少幽门螺杆菌传播风险。冬季注意胃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上腹部缓解不适。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与症状的关系,帮助识别个人敏感食物。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