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炎等疾病。
预激综合征可能与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控制心率。若反复发作,需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通常与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异常有关,发作时可能出现头晕、出汗等症状。急性期可通过颈动脉窦按摩终止发作,长期管理可选用地高辛片、盐酸维拉帕米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行导管消融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的高代谢状态可能诱发心动过速,常伴体重下降、手抖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配合普萘洛尔片控制心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低氧血症可触发心律失常,多伴有咳嗽、呼吸困难。治疗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改善通气,必要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心肌代谢,并持续氧疗。
心肌炎可能因病毒感染损伤传导系统,表现为心动过速合并乏力、胸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重症需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发作时可采用valsalva动作尝试终止,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建议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合并基础疾病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持续心悸或晕厥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