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曹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呼吸内科
肺炎可通过观察发热、咳嗽、胸痛、呼吸急促、乏力等症状进行初步自我判断。肺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损伤、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咳黄痰、寒战、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
肺炎患者常出现持续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伴随寒战或出汗。细菌性肺炎发热多为骤起高热,病毒性肺炎可能表现为中低热。发热时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脱水,可物理降温但禁止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肺炎咳嗽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黄绿色脓痰。支原体肺炎常见阵发性刺激性干咳,细菌性肺炎多伴铁锈色痰。咳嗽持续超过3天且逐渐加重时需警惕,咳血或痰中带血应立即就医。
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时会出现针刺样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疼痛多位于病变一侧,可能放射至肩背部。胸痛伴随呼吸困难提示病情较重,需排除胸腔积液或肺栓塞等并发症。
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或轻微活动后明显气促,提示肺部换气功能受损。婴幼儿可能出现鼻翼扇动、点头样呼吸,老年人可表现为嗜睡伴呼吸浅快。血氧饱和度低于93%属于危险信号。
全身中毒症状包括明显疲乏、肌肉酸痛、食欲不振,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以乏力为唯一表现。伴随口唇发绀、四肢厥冷提示循环衰竭,需紧急医疗干预。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若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或出现咯血、昏厥等情况,须立即前往呼吸内科就诊。肺炎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防寒,吸烟者必须戒烟。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咨询医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