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脂肪肝可考虑使用丹参、山楂、泽泻、决明子、绞股蓝等中药辅助调理。中药调理脂肪肝主要有活血化瘀、消食降脂、利水渗湿、清肝明目、调节代谢等作用。
丹参具有改善肝脏微循环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丹参酮可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临床研究表明丹参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与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使用效果更显著。使用前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与抗凝药物同用。
山楂所含黄酮类物质能促进脂肪分解,降低肝脏甘油三酯沉积。其有机酸成分可增强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过剩脂质。建议选用炒制山楂以减少对胃黏膜刺激,慢性胃炎患者需慎用。可配合玉米须煎水代茶饮用加强效果。
泽泻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调节脂蛋白代谢,加速胆固醇排泄。传统医学认为其通过利水作用减轻肝脏代谢负担。使用时需注意电解质平衡,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常与茯苓配伍增强健脾利湿功效。
决明子富含蒽醌衍生物,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减少肝脏脂肪堆积。现代研究显示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酒精性脂肪肝尤为适用。每日用量不宜超过15克,脾胃虚寒者应搭配温中药物使用。
绞股蓝皂苷具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作用,能双向调节糖脂代谢。其抗氧化成分可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建议选择标准化提取物以确保有效成分含量,服用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
脂肪肝患者除中药调理外,需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优先选择深海鱼、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材,避免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肝脏超声变化,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压。中药使用期间如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