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母乳喂养调整、饮食调节等方式改善。新生儿黄疸可能由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等原因引起。
1、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母亲可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出。建议每天喂养8-12次,每次喂养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保新生儿摄入足够母乳。母乳喂养不仅有助于黄疸消退,还能增强新生儿免疫力。
2、饮食调节:母亲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猕猴桃等,帮助新生儿提高免疫力。同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蔬菜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胆红素排出。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食物,以免影响母乳质量。
3、水分摄入:母亲需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水分充足有助于母乳分泌,同时促进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可选择白开水、淡盐水、无糖豆浆等饮品,避免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
4、营养均衡:母亲需保持饮食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来源可选择鱼类、瘦肉、豆制品等,脂肪来源以植物油为主,碳水化合物以全谷物为主。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高母乳质量,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5、避免过敏食物:母亲需避免食用可能引起新生儿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牛奶等。过敏食物可能通过母乳传递给新生儿,导致皮肤瘙痒、腹泻等过敏症状。若新生儿出现过敏症状,母亲需及时调整饮食,避免食用相关食物。
母亲在饮食上需注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敏食物。同时,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母乳分泌。若新生儿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