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判断背部筋膜炎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背部筋膜炎可通过触诊压痛、活动受限测试、影像学检查、症状持续时间评估、排除其他疾病等方式判断。背部筋膜炎通常由肌肉劳损、姿势不良、寒冷刺激、局部外伤、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触诊压痛:沿背部肌肉走向按压时出现固定压痛点,可能伴随局部肌肉紧张或结节感。疼痛在按压后加重,放松后缓解,需与椎间盘突出压痛区别。建议热敷缓解肌肉痉挛,避免直接按压疼痛点。

2、活动受限测试:前屈后伸或旋转躯干时疼痛加剧,特定角度的动作诱发牵拉痛。症状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需记录疼痛动作轨迹。进行猫式伸展、肩胛收缩等低强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3、影像学检查:X线排除骨性病变,超声显示筋膜增厚或积液,MRI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影像学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单纯影像异常无意义。推荐红外热成像辅助诊断局部炎症反应。

4、症状持续时间:疼痛持续超过3周且呈间歇性发作,静息痛与运动痛交替出现。夜间翻身疼痛是典型特征,需记录疼痛日记。使用脉冲射频治疗慢性病例,配合体外冲击波疗法。

5、鉴别诊断:排除强直性脊柱炎HLA-B27检测、带状疱疹皮疹史、内脏牵涉痛胆囊超声。筋膜炎无放射性麻木感,不伴肌力下降。建议检测C反应蛋白鉴别感染性病变。

日常保持坐姿时使用腰靠支撑,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每周进行游泳、瑜伽等对称性运动,避免单侧负重训练。饮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Omega-3,限制精制糖类减轻炎症反应。急性期采用冷热交替敷法,慢性期坚持筋膜枪松解与核心肌群训练。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下肢放射痛需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