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肌筋膜炎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康复、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肌肉劳损、姿势不良、寒冷刺激、免疫异常、慢性感染等因素引起。

1、热敷按摩:局部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松弛紧张肌肉,配合指压按摩可缓解肌筋膜粘连。每日热敷15-20分钟后,用拇指沿肌纤维方向缓慢推按疼痛结节,注意力度以耐受为度。避免暴力揉搓加重炎症。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疼痛和炎症。肌松剂如盐酸乙哌立松能缓解肌肉痉挛。严重病例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

3、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改善组织代谢,冲击波治疗能分解钙化灶。超短波和红外线照射可增加患处血供,每次治疗20分钟,10-15次为疗程。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4、运动康复:进行肩颈部拉伸、腰背肌群等长收缩训练,游泳和普拉提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恢复肌肉弹性。避免突然扭转或负重动作,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及放松,每周锻炼3-4次,每次30分钟。

5、手术治疗:对顽固性病例可采用肌筋膜松解术或射频消融术,通过微创技术切断挛缩的筋膜带。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防止粘连复发,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超过6个月的患者。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增加三文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长期保持单一姿势,每小时活动5分钟,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座椅。睡眠时使用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膝盖间夹枕头减轻脊柱压力。急性期暂停剧烈运动,恢复期逐步进行抗阻训练增强肌肉耐力。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发热、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