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脊柱结核与肺结核的治疗原则相似但存在差异,两者均需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脊柱结核还需根据骨质破坏程度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1、药物治疗:脊柱结核与肺结核均需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抗结核方案,疗程通常需12-18个月。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后仍需巩固治疗,脊柱结核患者需持续用药至影像学显示骨质修复。
2、手术指征:脊柱结核出现椎体严重破坏、脊髓压迫或寒性脓肿时,需行病灶清除术联合植骨融合术;肺结核仅在合并大咯血、耐药菌感染等并发症时考虑肺叶切除术。
3、康复管理:脊柱结核患者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肺结核患者康复期以呼吸操、有氧运动为主,两者均需保证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
4、耐药处理:耐多药结核病均需采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等二线药物,脊柱结核耐药患者手术干预比例更高,术后需延长药物疗程至24个月以上。
5、随访监测:脊柱结核需每3个月复查脊柱MRI评估植骨融合情况,肺结核主要通过胸部CT和痰培养监测,两者治疗期间均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结核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包含每日1.5g/kg优质蛋白质,补充维生素A/D增强免疫功能,脊柱结核患者需额外增加钙质摄入。康复期建议每周3次30分钟游泳或快走锻炼,避免剧烈跑跳动作。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治疗期间出现视力模糊、关节疼痛等药物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