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脊柱结核与许莫氏结节可通过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伴随症状、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区分。脊柱结核属于感染性疾病,许莫氏结节多为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
1、病因差异:脊柱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多继发于肺结核;许莫氏结节是髓核组织通过终板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形成的结构改变,与年龄增长、慢性劳损相关。前者需抗结核治疗,后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影像学表现:脊柱结核X线可见椎体破坏、椎间隙狭窄及冷脓肿形成,MRI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许莫氏结节CT显示椎体内边界清晰的类圆形低密度区,周围伴硬化带,MRI可见终板中断征象。
3、伴随症状:脊柱结核患者常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病变区疼痛进行性加重;许莫氏结节多无症状,偶在影像检查时发现,严重者可伴局部钝痛,无全身反应。
4、治疗原则:脊柱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方案,严重者需病灶清除术;许莫氏结节以保守治疗为主,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乙哌立松,配合核心肌群训练。
5、预后转归:脊柱结核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截瘫、脊柱畸形,治愈后常残留脊柱稳定性问题;许莫氏结节属良性改变,绝大多数不影响脊柱功能,极少数需椎体成形术干预。
日常需注意脊柱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急性期绝对卧床;许莫氏结节患者建议避免搬运重物,每周进行3次游泳或平板支撑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两者均需定期影像复查,脊柱结核患者需监测肝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